安慎診所

安慎診所

  • 衛教園地
  • 醫療新知

衛教園地

Education

心悸怎麼辦?心跳異常的原因、檢測與治療指南

 

常常有病人問我:醫生,我心臟不舒服這樣算是「心悸」嗎? 心悸其實只是一種症狀的描述,並不是一個精確的診斷。例如要上台跟老闆報告今年業績那種緊張的感覺,或是做壞事被抓包了那種慌亂的感覺,或是遇到初戀情人那種小鹿亂撞的感覺,都可以被叫做心悸。

所以我們如果只跟醫生說我覺得心悸,其實醫生會聽不太懂。 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,我們可以立刻幫自己檢查一下,記錄自己的心臟是不是真的在亂跳。正常的心跳大都落在每分鐘60到100下,如果心跳太快、太慢、或是忽快忽慢都可能有症狀。

測量心跳的方法很多,例如用電子血壓計或是夾手指的血氧機都會顯示出心跳速率。現在很普及的行動裝置或運動手環也都可以記錄心跳。更好的方法其實是測量自己的脈搏,像中醫把脈一樣,用指尖去感受手腕內側靠大拇指那邊橈動脈的脈搏。除了可以數數看一分鐘心跳幾下之外,也可以評估心跳是否規律,是每跳幾下就漏掉一拍,還是沒有規則的忽快忽慢。 心律不整的檢查 如果醫師聽完了您的描述,判斷很有可能是發生心律不整,下一步通常是要安排心電圖。因為心律不整有很多種類,例如是從心房來的還是心室來的、左邊的右邊的、連發的單發的、太快的太慢的、顫動還是撲動、有些是多一條電線、有一些是電路壞掉了,當然不同的病因處置的方式也大不相同,所以一定要先確認診斷才行。

麻煩的是很多時候心律不整是一陣一陣的,沒有發生的時候就完全正常,所以一張心電圖只有紀錄當下10秒鐘,常常都抓不到病因,這個時候就會需要長時間攜帶式的心電圖。 目前健保有給付24小時攜帶式心電圖,背一個小台的機器在身上,連接幾條電線和貼片,就可以記錄一整天的心電圖,包括睡覺的時候也戴著。這項檢查的缺點是戴機器的時候不能洗澡,有些人皮膚對於貼片很敏感會紅癢不舒服,還有最重要的是有些人戴著機器的那一整天剛好都沒有發作,偏偏機器一拆掉隔天就又發生症狀。

 

另外一種檢查則是心電圖事件記錄器,這種就不用一直貼在身上,只有在有症狀的時候才拿出來記錄,記錄方式可以是用電線加貼片,或是只需要把兩手大拇指放到機器上的。也有手錶形式的,要記錄時再把另一隻手放在按鈕上或是錶面上,通常一次可以記錄30秒,而且有不舒服就可以隨時記錄。目前有很多廠牌的智慧手錶也可以提供類似的心電圖功能,台灣衛福部有通過核准的心電圖App有六家,如果剛好有戴這種智慧手錶就可以即時記錄心電圖。這類事件記錄器有兩種情況不適用:第一種是想要檢查暈厥昏倒的原因,

有些心律不整發作時可能引發暫時性的暈厥,都昏倒了當然沒有辦法拿出手錶來記錄;第二種則是沒有症狀的心律不整,例如在血栓型腦中風的病患想要檢查看看有沒有陣發性的心房顫動,因為有時候心房顫動發生時病人並沒有任何感覺,所以也不知道要拿出手錶來記錄。 這些情形就可以考慮使用更長時間的連續心電圖貼片記錄器。這種記錄器通常都做成大約名片大小的貼片,可以直接貼在胸前皮膚,依照電池持續時間分成短期(2-3天)或長期(7-14天)。連續性長天期的貼片都是防水可以淋浴的,只是還是有某些敏感性的皮膚只貼了一下下就局部紅癢,導致提早撕下貼片無法完成檢查。目前長天期的記錄貼片耗材都是需要自費,依照天數價格從數千元到一萬元左右,健保沒有給付。

心律不整從輕微到嚴重,症狀千變萬化,合適的心電圖檢查可以幫助我們抓出正確的病因,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。

 

 

常常有病人問我:醫生,我心臟不舒服這樣算是「心悸」嗎? 心悸其實只是一種症狀的描述,並不是一個精確的診斷。例如要上台跟老闆報告今年業績那種緊張的感覺,或是做壞事被抓包了那種慌亂的感覺,或是遇到初戀情人那種小鹿亂撞的感覺,都可以被叫做心悸。

所以我們如果只跟醫生說我覺得心悸,其實醫生會聽不太懂。 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,我們可以立刻幫自己檢查一下,記錄自己的心臟是不是真的在亂跳。正常的心跳大都落在每分鐘60到100下,如果心跳太快、太慢、或是忽快忽慢都可能有症狀。

測量心跳的方法很多,例如用電子血壓計或是夾手指的血氧機都會顯示出心跳速率。現在很普及的行動裝置或運動手環也都可以記錄心跳。更好的方法其實是測量自己的脈搏,像中醫把脈一樣,用指尖去感受手腕內側靠大拇指那邊橈動脈的脈搏。除了可以數數看一分鐘心跳幾下之外,也可以評估心跳是否規律,是每跳幾下就漏掉一拍,還是沒有規則的忽快忽慢。 心律不整的檢查 如果醫師聽完了您的描述,判斷很有可能是發生心律不整,下一步通常是要安排心電圖。因為心律不整有很多種類,例如是從心房來的還是心室來的、左邊的右邊的、連發的單發的、太快的太慢的、顫動還是撲動、有些是多一條電線、有一些是電路壞掉了,當然不同的病因處置的方式也大不相同,所以一定要先確認診斷才行。

麻煩的是很多時候心律不整是一陣一陣的,沒有發生的時候就完全正常,所以一張心電圖只有紀錄當下10秒鐘,常常都抓不到病因,這個時候就會需要長時間攜帶式的心電圖。 目前健保有給付24小時攜帶式心電圖,背一個小台的機器在身上,連接幾條電線和貼片,就可以記錄一整天的心電圖,包括睡覺的時候也戴著。這項檢查的缺點是戴機器的時候不能洗澡,有些人皮膚對於貼片很敏感會紅癢不舒服,還有最重要的是有些人戴著機器的那一整天剛好都沒有發作,偏偏機器一拆掉隔天就又發生症狀。

 

另外一種檢查則是心電圖事件記錄器,這種就不用一直貼在身上,只有在有症狀的時候才拿出來記錄,記錄方式可以是用電線加貼片,或是只需要把兩手大拇指放到機器上的。也有手錶形式的,要記錄時再把另一隻手放在按鈕上或是錶面上,通常一次可以記錄30秒,而且有不舒服就可以隨時記錄。目前有很多廠牌的智慧手錶也可以提供類似的心電圖功能,台灣衛福部有通過核准的心電圖App有六家,如果剛好有戴這種智慧手錶就可以即時記錄心電圖。這類事件記錄器有兩種情況不適用:第一種是想要檢查暈厥昏倒的原因,

有些心律不整發作時可能引發暫時性的暈厥,都昏倒了當然沒有辦法拿出手錶來記錄;第二種則是沒有症狀的心律不整,例如在血栓型腦中風的病患想要檢查看看有沒有陣發性的心房顫動,因為有時候心房顫動發生時病人並沒有任何感覺,所以也不知道要拿出手錶來記錄。 這些情形就可以考慮使用更長時間的連續心電圖貼片記錄器。這種記錄器通常都做成大約名片大小的貼片,可以直接貼在胸前皮膚,依照電池持續時間分成短期(2-3天)或長期(7-14天)。連續性長天期的貼片都是防水可以淋浴的,只是還是有某些敏感性的皮膚只貼了一下下就局部紅癢,導致提早撕下貼片無法完成檢查。目前長天期的記錄貼片耗材都是需要自費,依照天數價格從數千元到一萬元左右,健保沒有給付。

心律不整從輕微到嚴重,症狀千變萬化,合適的心電圖檢查可以幫助我們抓出正確的病因,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。

 


看診進度查詢 Android下載  IOS下載
安慎相關連結

請點選下方安慎醫療相關服務連結

雷射光療中心
健康管理中心
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其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。(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,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(域)直接點閱者,不在此限)